#分享自由時報的專欄文章

Fb-1001

 

疫情緊張,各地足跡熱點篩檢站內的工作人員個個包的密不透風。葉先生值勤完後換下層層防護衣,內衣拉開明顯看到辛苦的抗疫痕跡。


「醫師,我的汗斑幾乎每年夏天都會出現,但是從來沒有這麼嚴重過,今年因為疫情,我穿著防護衣,站在戶外篩檢站,大爆汗之後真的快癢死了,真的很難過。有沒有比較快的方法,可以治療我的汗斑?」

 

抗疫英雄有難,我們當然義不容辭幫忙他解決汗斑的苦惱,讓他能心無旁鶩地抗疫。

 

汗斑,常見於二十歲到三十歲的年輕人,起因於皮膚上原本就存在的酵母菌馬拉色菌(Malassezia),在溫度高、濕度高及皮脂腺分泌也高的三高情況下,從孢子的狀態變成菌絲狀態,菌絲狀的馬拉色菌影響表皮中的一些酵素,導致皮膚出現脫屑及顏色的改變。

 

七成的汗斑出現於頸部及背部,長在前胸的機率約接近六成,皮膚的溫度、出油的特性及易流汗的體質導致汗斑容易一再復發。台灣天氣溼熱,將近四成的汗斑患者有家族史,兩成的患者就算持續治療,仍每年復發。由於汗斑的部位,皮膚顏色有些會變成淺咖啡色、有些變成白色,有些變成粉紅色,這些顏色上的變化,也造成患者心理壓力增加,不敢脫衣下水游泳或運動健身。

 

汗斑的治療,比較快速的方法是吃口服抗菌藥物,可以快速讓馬拉色菌菌量下降且從致病的菌絲狀態變成不會致病的孢子狀態,但須注意肝功能是否正常。汗斑是否已經治癒可以看皮膚脫屑的情形是否好轉,偏白、淺咖啡色及粉紅色的顏色變化,需要數個月的時間才會慢慢改善。

 

口服療程完成之後,建議持續塗抹外用藥物,或配合使用抗馬拉色菌的清潔用品,可以有效降低汗斑復發的機會及嚴重度。

 

疫情嚴峻,呼籲大家盡量少出門,宅在家少流汗也可以減輕汗斑的嚴重度。

 

背後明顯可見粉紅色及淺咖啡色的汗斑病灶

 

頸部、肩膀及胸前都有汗斑病灶,流汗時有搔癢症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綺嫻醫師 的頭像
    王綺嫻醫師

    皮膚科醫生王綺嫻的診間日常

    王綺嫻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