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由於節能減碳及樂活的風潮,騎單車幾乎成為全民運動,從公園到校園,從小巷到公路,到處都有單車族的蹤影,騎單車的時間短則到巷口買個麵包或是騎數小時到烏來郊區泡湯,單車族的年紀小到幼稚園的小朋友騎著裝有輔助輪的單車,到七十多歲的爺爺完成騎單車環島壯舉,在在都可以見到單車的超級魅力。針對長時間騎單車的朋友們可能會產生的皮膚問題,和大家一起分享。
胯下及臀部濕疹
騎單車的時候臀部和坐墊持續的摩擦,加上夏天天氣炎熱,長時間騎車的單車族很容易在大腿內側和臀部坐骨隆凸等部位出現濕疹,臨床上可見發紅突起的斑塊合併脫屑或苔癬化增厚的現象,在接觸汗水時會產生刺刺癢癢的症狀,若不治療,再騎單車不但會讓你坐立難安,更會加重疾病的嚴重度。有些原本就有胯下皮膚黴菌感染(股癬)的病患,更要特別注意,因為長期摩擦之後會讓股癬的病灶產生皮膚增厚的變化,增加診斷及治療的困難度。
單車族要避免產生胯下及臀部濕疹有許多方法,首先坐姿要正確,姿勢不正確會導致身體的重量過度集中於臀部,導致壓迫部位血液循環不良,長時間摩擦之後導致破皮。其次騎車時間的長短也很重要,每次紅燈停下或是停車等待同伴時,都應讓臀部離開坐墊稍微透氣及休息。最後要選擇適合的服裝,最好選擇有護墊的緊身褲,因為在最容易摩擦的部位有特殊布料及織法的護墊可以減少皮膚摩擦,增加排汗及降溫的速度。外用藥物方面,可以在騎單車前塗抹少量含有氧化鋅成分的藥膏於胯下及臀部等部位,此成分可以隔離汗水的刺激,減少濕疹出現的機會。已經產生濕疹或是原本就有皮膚疾病的單車族更應該尋求專業的治療,才能暢快享受騎乘單車的樂趣。
毛囊炎
長時間騎車的單車族最要小心毛囊炎的問題,由於臀部在長時間壓迫之後,很容易長出發紅的膿皰,此時要小心不要弄破以免發生二度的細菌感染,可以使用口服的藥物併用外用的抗生素藥膏或藥水來治療,上述的注意事項包括騎車的時間、服裝的選擇等等,也能減少毛囊炎的發生機會及降低其嚴重度。